大家都知道我不是很推各位去玩股票、基金,更別提是直銷了。這些雖然可以創造第二份收入,但是賺賠起落太大,對於現代草莓(我也曾經被說過是草莓喔呵呵)來說真的不妥思密達。批踢踢的薪水版常常有人在問,要怎樣創造第二份收入。我之前就看過有人分享自己當Youtuber,月收入多10K的分享文。當Youtuber既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,又可以創造第二份收入,很多人可能都在想,這難道不是最適合上班族的副業嗎?紅~豆~泥~?
當Youtuber創造第二份收入須:時間成本
想當Youtuber創造第二份收入有多困難,又有多好賺,相信大家網路新聞都看過不少了。不少Youtuber也都拍過收入的澄清文(?)表示沒有大家想像中好賺。我舉一個朋友的例子,從他的前期準備工作到月收入,都分析給你。
首先,他在一開始就有先在底下的主題挑選:
- 美食
- 旅遊
- 書
- 電影
- 遊戲
後來,經過刪去法以後,他把美食和旅遊先去掉,因為美食通常和旅遊綁在一起,他也不想每周都往外跑。接下來,書和電影相對美食旅遊的成本更低,但是在Youtuber上太多性質類似的前人了,比如說超英有超粒方……說書的Youtuber之前流行過一陣子,例如冏星人,但是現代人連看網飛都來不及了,更何況是看書。最後我朋友選的主題是遊戲。你聽過「魯蛋」或是「老皮」嗎?沒錯,我朋友選擇遊戲當主題並不是在解說遊戲,而是直接把他玩遊戲的過程錄下來,剪輯以後上傳。這種主題的Youtuber叫做「實況主」。
一般的Youtuber要拍片的話,如果家裡沒有架好環境,通常都要去外面租攝影棚。再來吼,如果要選在家裡拍片,通常也需要再多買打光的工具、畫質比較高的攝影機之類的,根據每一集的主題,可能也要再準備額外的道具。但是咧,遊戲的實況主不需要攝影棚,只要電腦螢幕開啟錄影功能就好。如果看我說到這裡,你對實況主的影片依然沒有概念的話,底下我選了幾支影片給你參考。
一般的Youtuber所需要的器材包含5種:
- 攝影機
- 照明
- 麥克風
- 電腦
- 影音編輯軟體
要能使用影音編輯軟體,除非你本來就是果迷,不然通常的文書機真的不夠力。也就是說,要當油土伯,先繳個香油錢,課金換一台進階的電腦是必要的。但是呢,我朋友原先就在玩遊戲,所以本身就對電腦的配備有一定要求。沒有錯啦,你各位去燦坤、全國電子買電腦時根本不考慮的電競機可以直接使用影音剪輯軟體。同時,我的朋友不露臉也不出聲的,直接省下了攝影機、照明和麥克風的錢。
那你可能要問了,我朋友製作影片不露臉、不出聲,那到底有誰想看他的影片?
遊戲這種東西靠的就是技巧,如果玩得好,就算不需要實況主解說,自然就能吸引到觀眾。我朋友的策略是每次都上傳一支平均60分鐘的遊戲影片,遊戲中不加任何音效、解說,剪輯也維持最低限度,頂多跳過讀取時間,中間插入廣告。
你要不要猜一下他Youtube頻道月收多少?答案是6K。
之前我和他討教的時候,他的訂閱人數在600人左右,每個禮拜出3支片,每支影片平均觀看次數在1000上下,平均時長60分鐘,廣告每支影片約安插5段左右。他平均要付出的時間成本我算給你聽。
因為是遊戲實況,通常影片時常差不多就等於他的拍片時間,拍片時常3小時,剪輯平均一支1小時,3支共3小時,所以一周工時全部加起來是6小時,一個月算4周的話,月工時是24小時,除下來平均時薪大概在250元左右。
但是呢,這是在我朋友頻道已經有600人訂閱,並且平均觀看可以衝到1000的情形。在這之前還有一段訂閱人數、觀看次數慢慢上升的爬坡期,如果不幸玩的遊戲太過冷門,更可能有訂閱和觀看次數都衝不起來的撞牆期。如果把默默無名、默默耕耘,完全沒有收入的時間一起算進來,我朋友的時間成本更高,平均時薪除下來更低。想要經營Youtuber創造第二份收入的話,最好要先做好長期的覺悟。
當Youtuber創造第二份收入須:勞力成本
日本的小學生現在都不想當柯南,也不想要踢足球、打網球或是參加獵人考試(大誤)了。根據一份網路的調查指出,小學男生夢想的職業第2名是Youtuber、小學女生則是夢想職業的第4名。先不論家長能不能接受,我先感嘆一句,哇靠,日本的小學生真的有夠潮。但是咧,你各位已經是成熟的大人了,雖然網路流行語都說,小孩子才做選擇,大人可以全都要,但是碰上副業這檔事,那個成句就正好相反。小孩子還能有夢想的機會,身為已經被綁在公司的社畜,你各位的選擇可沒那麼多了。上面和各位分享我朋友的經驗了,我接下來說一下一般論,也就是,想靠Youtuber創造第二份收入,你可以在哪些地方下功夫。
- 廣告收入
- 直播斗內
- 販售商品
- 發起群募
- 會員限定內容
- 著作權
- 業配
只要加入Youtube的合作夥伴計劃,就能開啟廣告收入之路。很多人可能會誤會,只要觀看次數愈高,廣告就愈多。就結果上來說沒錯,但真正計入廣告的是觀眾把影片中的廣告看完的次數。有些人採取的是拚量不拚質的策略,也有人是重質不重量,比如我朋友的遊戲實況影片就是觀看次數不高,但觀眾留存率高,幾乎都把廣告看完。比較賊的是,Youtube的廣告現在還有影片分級的限制,如果某支影片含有暴力、成人、歧視、教唆自殺等等內容,那就沒有辦法得到廣告收益。也因為廣告收入非常少,所以不是只要片量大、片長長就好,許多Youtuber會把心思放在「爆紅」和「打響知名度」上。
除了廣告以外,直播的斗內、賣周邊、群募、收會員等這4項,全部都需要粉絲基礎。
你想想看喔,今天你在網路上亂逛,剛好點進一個人的遊戲實況影片,你會因為他突然使出一個超炫炮的技能把王殺死,就決定要給他一百元以示尊敬嗎?如果你的答案是YES的話,那我只能說比起一般觀眾你可能更適合當聖保羅。基本上啦,一般人的答案都是不可能,除非之前就知道或看過那個實況主嘛。在成功靠收斗內、賣周邊、群募和收會員營利之前,你要付出的勞力成本就在於:利用具有話題性的優質內容壯大你的粉絲群。
這句話只有19個字,說起來很簡單,但光是「具有話題性」這個描述就夠你煩的了。
話題性的題材在我看來只分2種,一種是已經炎上的,一種是未來有可能炎上的。
我最近在看台灣的Vtuber,所以想要分享一篇批踢踢在說炎上商法的文。炎上商法說的就是刻意製造爭議,透過網路上的討論,打破同溫層,一夕間擴散到網路的各個角落。「有話題性」處理得夠好就是「成功的行銷」,處理得不好就準備迎接「公關危機」。光是大公司的IP都有可能被炎上搞掉,我們這種平民老百姓還是不要妄想靠炎上商法來紅吧。既然不能炎上,要怎樣跟上話題,或甚至創造話題,這就只能靠你各位自己燒腦了。這燒腦的部分就是你在真正成為Youtuber,創造第二份收入前勢必得付出的勞力成本了。
最後來說著作權和業配。前面提到的收會員等等決定權在你的粉絲手上,至於著作權和業配則是分別掌握在新聞媒體和品牌廠商身上了。著作權指的是如果你上傳的影片夠紅、夠有獨創性,新聞媒體或其他影音創作者想引用你的內容時,必須徵得你的同意,甚至付你使用費;業配就不必多說了吧,相信大家已經都被某些業配影片洗到不行了。取得著作權和收到業配這2項基本上是沒辦法由你掌控主動權的,以創造收入來說,過於依賴他人朝你伸出橄欖枝。由他人決定你的命運,這不就和你經營副業,主動創造第二份收入的出發點相抵觸了嗎?
總結起來,想要靠成為Youtuber來創造第二份收入……不是不行,只是不可預期的因素太多了。沒人注意到你的時期這項時間成本可能很短,也可能非常漫長;費盡心思想主題、想話題的勞力成本可能不難,也可能非常消耗。
經過一番分析以後,我的建議是:
想要靠業餘經營Youtube頻道來創造第二份收入,你最好可以事先設下停損點。
比如我舉例的朋友,他就設了一年達到300訂閱的目標,後來也有如願達成。不管是訂閱數、總觀看次數,或是更新頻率,在期間內勇於嘗試,如果沒達到,就適時轉職。
我之所以沒有一開始就阻止你各位是因為,想要當Youtuber,你本身就要有技能:照相的技能、攝影的技能、錄音的技能、撰寫腳本的技能、剪輯的技能,甚至是設計素材、上外文字幕的技能。這些技能只要你經歷過,就絕不會背叛你,說不定還會成為你的養分。雖不當Youtuber,但你能進一步往下點技能樹,把特定技能發展成穩定的長期副業。
老話一句,身為長期在接電商設計案的老人,我個人的建議是,有技能在身,就不怕找不到可以做的副業。不管你各位是正在努力的Youtuber預備軍、還是嘗試過已經放棄的前Youtuber,技術永遠都不會背叛你。經營副業就從學習技術開始!
簡單回顧文章內容,小測驗走起!
【 E 】Youtuber需要的基本器材不包含?(單選):
(A)攝影機
(B)麥克風
(C)電腦
(D)剪輯軟體
(E)大螢幕
【 ABCE 】Youtuber的常見收益來源包含?(複選):
(A)廣告收益
(B)業配
(C)著作權
(D)平台分潤
(E)會員限定內容
【 ABCDE 】為了創造第二份收入,Youtuber需要?(複選):
(A)跟上流行
(B)創造話題
(C)產出優質內容
(D)培養粉絲
(E)精進技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