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到大我們都被訓練成回答別人的問題,只要答不出來就開始自我懷疑。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,誰敢問自己問題啊,一問就難受想哭。但是不用怕,這次的3個問題是為了賺錢鋪路,想想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以後,長期下來月收一百萬也不是夢,就先把自我探索的PTSD放一邊吧。我這篇也不跟你說什麼心靈雞湯,也不說什麼自我探索有助於自我成長之類的玄學,純粹就是在你開始經營副業以前,以過來人的身分給你一些建議。我不敢說絕對正確,但至少可以讓你少走一點彎路。只要3個問題就能更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,比起外面的諮詢省時又省力,賺爆。
Q1:你正職做得開心嗎?
我也是填鴨式教育的亡魂,所以我知道有些人已經預設這題的答案了。先不要急著猜這題有沒有正確答案,你就簡單問一下自己,正職做得開不開心。
通常,會想要經營副業有2種情境。
- 對工作不滿意,想要透過副業自我達成
- 對工作沒太多想法,只是想要透過副業增加收入
對工作很滿意的人通常不會想要經營副業,因為對於工作滿意表示的人通常會把閒暇時間拿去享受人生,下班小酌、假日爬山之類的。
對工作不滿意又可以細分很多成因,通常這裡的不滿意並不是太忙、太累,因為太忙、太累都無法支撐你在空檔發展副業,對於這類人來說,第一選項一定是辭職。也就是說,這裡的不滿意可能是工作內容枯燥、沒有成長性。簡單地說,就是雖然穩定卻無法得到加薪機會。
對於這種人來說,工作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機械性的生產過程,副業恰好可以滿足他在職場上無法發揮的創造性和想像力。
這種人通常擁有和正職不同的一技之長,或者是無法在正職上沒有地方發揮一身功夫。本身就自帶設計、影音剪輯、攝影、文案發想能力的人通常都是這一類。我有個朋友,他平常就是小行政,業務內容完全不需要美工能力,但是他Photoshop超強,所以下班以後就靠接案,避免手生,經營到現在,他也有了長期合作的案主。
接著,第二種人就是普通的上班族,對於這種人來說,經營副業的第一目的是增加升入,由於沒有特別的一技之長,在進入副業市場時首先就碰壁了。
就像小嬰兒不可能一夕間學會跑步,人不可能憑空就突然能夠運用八種語言和五種美工軟體。這時,你正職做得開不開心就很重要了。
如果你正職做得還算馬馬虎虎,那你就可以從業務的流程想,有沒有你特別順手的環節。比如我知道我有個朋友在做業助,他其他能力普普,但是很善於找資料,別人產業資料要找一整天,他半天就搞定,還可以產出簡單明瞭的Excel檔。這表示他很善於從龐大的資料中找到符合他目的的項目,我之前就和他說幹話,叫他乾脆去接幫人查找論文資料、文獻回顧的案子。他後來還真的給我接了幾次,幹,笑死。說不定在座你各位的主管的EMBA的論文就有我朋友的貢獻……沒有啦,我開玩笑的。
正職的工作流程一定有你比較「不痛苦」的部分,那你就可以從那裡去延伸、去聯想。
如果想不到也是正常的,這就是你的結論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想要經營副業,必須從比較勞力型、可替代性比較高的工作開始找起。這時,你對於自己一開始可以經營哪一類的副業,就會有基本的想像。
欸,不要想不到就放棄喔。如果你一時之間沒有最佳解答,也可以上網,參考別人的答案。我也有統整沒有一技之長也能輕鬆開始的簡單副業,可以參考一下。
直接說結論,先問你自己正職做得開不開心,分清楚你不開心到底是因為你在工作上無法發揮專長,還是你只是不滿足正職的薪水。
Q2:你下班後都在幹嘛?
你下班後都在幹嘛?這沒有標準答案,你也不用緊張,又不是老師在質問學生下課回家以後有沒有寫功課。
假設你是一般坐辦公室的上班族,通常都是6點下班,如果你剛好比較健康,算12點睡好了,通勤1小時,吃飯加上洗澡也是1小時,可以做事的時間恰好是4小時。
了不起再加1小時滑手機,你還有3小時。平常這3小時你都在幹嘛?
我建議你先挑一個沒有出差的禮拜,星期一到星期五,紀錄一下你到家以後的時間表。當然不是要你寫20:32去洗澡、21:06出來這種,又不是徵信社。只要大略地紀錄一下就好。
你可以先統計一下自己「沒有事做」的時間。
也就是扣除你上吉他課、上健身房等例行習慣以後的時間。有了這一份數字,才能夠來分析你適合哪些工作。
簡單舉例,假如你平常外務很多,例如已經先安排了星期一上吉他、星期二上烏克麗麗、星期三練樂團之類的課程,那你可能就比較不適合要排班的副業。我有個朋友副業是在飲料店打工,但他有空的時間很緊,行事曆排得非常滿。再來,這種副業不容易長期經營,因為勞力型工作真的太累了,半年下來很容易被反噬。反噬可能是身體出狀況,也可能是心理壓力太大。
如果你是下班以後「空閒時間」比較少的人,我建議你瞄準非排班型的副業。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你有一技之長,可以接一些技術含量高、不受時間限制的案子,例如翻譯、美術或電商設計。如果你剛起跑,也可以接一些校對、資料輸入、聽打之類的案子。
我個人的建議是,在經營副業的初期先不要有太多的外務,因為你比較菜,人一菜就比較容易自亂陣腳,說出來給你笑一笑,我以前剛接案時,因為誤算自己的工作效率,大概第三還第四次接的案拖了快一個月才交件,幸好案主是平常就很罩的朋友,呵呵。好孩子不要模仿。
如果你剛好和上面的狀況相反,平常下班以後除了追新番、找新婆、物色韓國歐爸以外,沒有太多外務,你可以嘗試的副業就比較多種。在沒有其他外務壓力的狀況下,你可以用很開放的心態去試。
接案其中一個很難的部分就是「開始」。
你可能想過要經營副業,但是在網路找了一陣子資料,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就先放著。這個過程你可能不小心重複了好幾次。
所以我才問你下班後都在幹嘛,先回頭想一下你下班後的時間分配,看你剩多少時間給副業。如果你下班後的時間都可以先拿來發展副業,那你初期可以都先試試看,不要給自己設限。
很好,說到這裡,問題又來了,既然說是不設限,什麼都能試試,那到底要試哪些?
Q3:你有興趣嗎?
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愛好,不必多深入,例如有人喜歡打lol,有人喜歡打排球,不論是室內或室外的都可以。你可以先回想一下,出社會以後,做什麼事情可以讓你暫時忘掉工作,全心投入其中。
如果有的話,對待興趣的心態可以幫助你長期穩定地經營副業。
副業不是讓你一夕爆富,而是讓你一點一滴地累積,透過長久的經驗,提高你自己的技術含量和價值。接案經驗10件和100件的人,後者不只是帳面上看起來威猛而已,做起事來就是快、狠、準,手感就像連續5場比賽有安打的棒球選手,勢頭不會說斷就斷。
其實擁有一個興趣和經營副業很像喔。這可不是我隨口幹話,我分析給你聽。興趣和副業都是從零開始,而且在開始以前,你可能都會先查基本資料。
最重要的是,兩者初期都不需要準備太高的成本。
我說過很多次,我不推直銷和股票投資就是因為你必須準備很大一筆資本。興趣和副業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來,既然你有興趣,發展副業就不難,因為你已經有過類似的經驗了。
大部分的人都會建議,如果你要經營副業,就從興趣延伸。可以,這句話這麼多人在說就是因為它有一定的道理,但我更建議你基於興趣,不只延伸,更要先「預測未來」。
事情是這樣的,比如資料Key In雖然入門門檻低,但並不會因為你接過100件,成為Key In老手,案件酬勞就跟著水漲船高。相對地,同樣是處理資料的工作,如果你能在資料Key In完以後提供分析報告,並且正好符合案主的要求,這就不一樣了。這個額外的分析就是你的技術,也是你在未來提高案件報酬的殺手鐧。
我舉我朋友當例子,他是文藝青年,日文也強,之前有在出版社打工過,接過簡單的校對案。有一次,他看了一本日文的小說,因為內容新穎,他就順手推給出版社發校對案給他的編輯窗口。沒想到在這之後,那本書得了某個文學大獎,窗口因此想要爭取那本書在台出版的版權,在此之前編輯需要提案給出版社上層,為了提案就需要有人先讀過小說、寫報告,評估小說是否適合台灣讀者。平時發校對案的編輯窗口就問我朋友,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工作,也就是「審書員」,報酬也比校對高上很多。
我朋友從單純會日文的校對工具,搖身一變,變成獨具慧眼的審書員。
想要發展副業,從興趣出發不夠,你也可以一面累積經驗,由經驗去發展屬於你的武器,增加你本身的技術含量。由於我本身是做電商設計的,當然會希望每個有副業夢的人都能從一開始就贏在起跑點,從查資料時就找到最適合自己長期經營的副業。
在挑選適合自己的副業以前,先用3個Q&A,釐清你為什麼想要經營副業?你真的有時間經營副業嗎?最後,重新檢視你的興趣,看你所有興趣中,哪一些最能幫助你發展穩定且具有成長性的副業。加油,你一定也能找到適合你的副業。如果這些還不足以支持你找到方向,可以留言給我。
底下簡單複習(答案在框框內,反白就可以看到)
【 DE 】底下哪些心態不適合比較發展長期副業?(複選):
(A)正職工作好無聊,我想發展副業
(B)正職工作不夠我發揮所長,我想發展副業
(C)正職薪水太低,我想發展副業
(D)正職工作忙到翻掉,但我想要擠出時間賺更多
(E)正職工作不太忙,我下班後安排很多飯局和課程,也想經營副業
【 ABCD 】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,最好先釐清以下哪些問題(複選):
(A)經營副業的目的
(B)經營副業的目標
(C)有沒有時間經營副業
(D)經營副業的時間夠不夠
(E)有沒有足夠的案主
【 C 】如果要選擇適合自己、長期經營的副業的話,以下何者最佳?(單選):
(A)副業和興趣相近,就算報酬低也咬牙硬撐
(B)副業和興趣相近,花費時間很長也沒關係
(C)副業和興趣有關,但是未來需要自我進修
(D)副業和興趣無關,很快上手但技術含量低
(E)副業和興趣無關,案源穩定但不太需要動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