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班搞副業本來就不輕鬆,以前玩楓之谷還有外掛可以用(噓),搞副業簡直就是一個人當兩個人用。先不提興趣娛樂,相信下班後搞副業的你已經有了犧牲娛樂愛好的心理準備,但是呢,至少要確保睡眠時間吧。先不提那些健康有的沒的長篇大論,要是沒睡飽,精神不濟,影響到正職,晚上一回家又只想補眠,這反而縮減到你經營副業的時間。你看有在搞副業的大家,不管是接勞力型還技術型的,全都在拚誰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。要想平衡正職和休閒時間,我用自己的經驗,整理了3個原則。至少我自己用這原則搞副業,沒把自己搞垮,生理和心理狀況都算可以,在三次元生活和這裡說個幹話也不成問題。
大家都這樣接副業原則1:有案子就上行事曆
大家搞副業都信奉不同的原則。有的朋友只要符合他的酬勞標準就接,他也有能力,巔峰期是一次手上有6個案子在跑,神人矣。但我也有些朋友想要有生活品質,只要同時接到3件案子就絕不再接,不管錢加再多,不接就是不接,無敵有原則。如果你現在不缺案源,反而是案子一件接著一件來的狀態,那我建議你一定要找到時間,不管是通勤或洗澡的時候都可以,空出一段時間,建立一下你自己的原則。
畢竟是你的原則,我接下來這段話你就當參考。
我接案一定接到行程七分滿。
七分滿?難不成還有三分、五分和八分嗎?喂,不是在說牛排的熟度啦。我的意思是,在行事曆上,我一定都留有三分空白。所謂三分空白也很簡單,我把一周的空閒時間切成十二段,分別是星期一晚上、星期二晚上、星期三晚上、星期四晚上、星期五晚上、星期五深夜、星期六早上、星期六下午、星期六晚上、星期天早上、星期天下午和星期天晚上。在這之中,我至少有三個時段是彈性、可以調整的。如果你是比較細心的人,可能發現我列了一個比較特別的時間段--星期五深夜。
星期五嘛,Party Night,道理我都明白,只要是人都想要放縱一下,夜店咖就跑夜店,像我這種普通人就是在家破的Steam特價遊戲,呵呵。既然星期六早上沒有其他安排,我就乾脆把星期五深夜算成一個時段,這個時段通常指深夜12:00~03:00,說是星期六清晨也可以。
分成這種時間段有個好處,假如你今天要去復健,或是去看診,那就可以理所當然排進空白的時間段。除此之外,也可以預留給檔期的活動,好比父親節、母親節這類重要節日,如果你脫魯了,聖誕節、情人節也可以留給另一半,副業要接,重要的人也要好好珍惜。另外,我也建議你有了足夠的資本以後,比起花錢去買有可能大賠的股票和基金,不如去買線上課程、電子書,投資自己。如果你是耐得住看字(比如說你正在看我寫的東西)的人,建議你買書,是便宜又最能迅速吸收新知的方法。
接了案子,你就開始拆工項,把進度排上分成十二個時間段的行事曆。
大家都這樣接副業原則2:設一星期的鬧鐘
行事曆真的方便,Google行事曆可以滿足大部分的需求。
上面行事曆是以「時間段」來分,接下來,我通常習慣把時間段切得更碎。在周末,我通常習慣用一個時間段的時間來回顧一周的進度,並且安排下周的進度。這是我的習慣,如果有進度落後的案子,經過評估,需要案主再寬限死線的話,我也習慣在周末提早聯絡。
為什麼要選在周末,我個人的經歷是這樣的。你在星期六、日收到要被迫動腦的訊息時,你是會立刻回覆,還是先放著……風乾,老的時候下酒(這梗是不是太高級了)星期六、日出門玩耍的人可不少,通常這類牽扯到工作的訊息會被延遲回覆,但沒過多久就是星期一,有不少人習慣在星期一先清空Email和Line等各種社交媒體的訊息。在這種情況下,你先盡到告知責任,案主雖然比較晚回,但也能夠及時看到你的訊息。同時,如果案主沒有及時回你,他也錯過了第一時間反駁你的最佳時機。當然啦,遵守死線是技術型副業的基本常識,但人總有些逼不得已的時刻,這招就先一併分享出來。
回到時間的部分。在周末安排下周進度的時候,我就會先預設好每天的工作排程,拿我最拿手的電商設計案來舉例好了。我曾經接過一個案子,工項包含網頁橫幅設計、功能欄特效、全按鈕特效、表單建置等等。依照我的能力來說,當時我最快能夠解決的是功能欄特效,所以我就把功能欄特效排在星期一晚上。
這工項我預期完成的時間是兩小時,而如果沒有意外,我大概會在星期一的晚上十點半左右結束。這個時間在往後推一小時,也就是十一點半,我會設一個鬧鐘。這個鬧鐘要提醒我的事情有三項。
- 今日進度達成了沒
- 洗澡了沒
- 準備睡覺了沒
這個時鐘可以起到以上三種提醒的作用。如果你看過拖延症的文章的話,你就知道,過多的死線和待打勾的空格反而加重拖延症的症狀。我曾經也飽受拖延症所苦(嗚嗚)
乾脆就評估自己的能力,把所有我應該要在晚上完成的待辦死線,濃縮在一次鬧鐘。
我自己在設定的鬧鐘響以後,當場也會根據當晚的狀況來判定,哪一個是我首要完成的任務。
- 鬧鐘響了我還沒洗澡但進度落後,我決定趕工
- 鬧鐘響了我也洗澡了但還不想睡,我決定趕工
- 鬧鐘響了我也洗澡了並且也睏了,我決定睡覺
只要每一個決定經過思考和選擇,拖延的罪惡感就不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你,甚至害你想要買垃圾食物來自暴自棄(對啦我就很常不小心叫肯德基和麥當當)因為我已經很能抓住自己的時間,所以通常都設一星期份的晚上鬧鐘。如果你各位才剛開始做這個安排,可以先設一天份的,每天睡前設定隔天的。
大家都這樣接副業原則3:善用外掛
APP,擴充元件,所有外掛程式的發明都大大拯救了21世紀的人類。這裡說的外掛主要是在補強上面兩個原則的一些不足。
比如說,我朋友是一個滑手機狂魔,只要手機放在桌面,他就克制不住拿起來滑的慾望,所以基本上,如果用手機設鬧鐘,那就等於自己妨礙自己,太精神分裂了。和你各位分享一下他的解決方法。只要他進入工作階段,就把手機一律收到他看不到的地方,然後用Google的擴充工具的「倒數計時器」來設集中工作的時間。我朋友用的是Break Reminder,類似的應用程式都可以。
他的用法用量吼,就是設定每55分鐘工具叫一次,他就滑一次手機。這個Break Reminder厲害的地方就在於,它會自己循環。例如說每60分鐘一個循環的話,就是集中55分鐘鬧鐘叫一次,然後有5分鐘的休息時間。
當然,這5分鐘結束過後有沒有回到工作也是要靠自制力,不過至少可以幫助他掌握工作的效率。我知道有些人崇尚番茄鐘工作法,這部分就交給各位去選擇和判斷。我是知道之前有一本書也滿紅的,叫原子習慣。
工作法不是我想說的,我自己也很愛換來換去,看了什麼新的工作法就嘗試一下,重點是你可以用外掛程式,把時間段去切得更碎,找到更適合你的工作模式。我一直在推崇的副業都是技術密集型的,而技術密集型需要的比起勞力,集中力更重要。集中力這種東西平常上班大家都在修行了,我就不多說什麼下班後用運動來鍛鍊集中力的鬼話。既然副業是你自主接的,最好可以在你「最舒服」的模式下進行。這個舒服只要你有以上的工具,就可以在家裡摸索。相對地,如果你不是做技術型密集型的副業,而是勞力密集型的話,你需要的不只是集中力、體力,還有耐力,你可能也沒辦法愜意地慢慢適應,更可能會因為適應的過程而更痛苦,甚至影響到正職。
想要在工作之餘還能保有基本的生活品質,我建議你選擇技術密集型,也就是含金量高的副業。大家做副業都是為了賺錢,但你用對方法,留有餘裕,就能賺得更有效率。
好,想和大家一樣下班輕鬆搞副業,就用底下考試來複習一下基本的概念。
【 E 】一周接案行程可以切成幾個時間段?(單選):
(A)十一個
(B)十個
(C)九個
(D)八個
(E)十二個
【 D 】做副業推薦行程可以接到幾分滿?(單選):
(A)九分
(B)八分
(C)全滿
(D)七分
(E)六分
【 AB 】平衡正職和休閒的原則,以下那些心態我不推薦?(複選):
(A)做副業就要拚,不用留時間自我進修
(B)做副業就要拚,最好搭配股票和基金
(C)做副業可以彈性一點,留一些空檔
(D)做副業可以彈性一點,可慢慢摸索工作模式
(E)做副業可以彈性一點,星期五晚上放縱一下